尋找港都經濟的明天-高雄 
尋找港口經濟的明天--高雄

引言:高雄,臺灣港都,貨運吞吐量曾高居全球第三,如今卻風華不再,更多的是充斥天災人禍的新聞。高雄的未來在哪裡?又該如何跨出去,走出國際競爭力與港市的榮景?題一:輝煌的高雄在落沒老林,高雄港區工作人員,在港區生活了數十年,每天忙完工作,總喜歡坐在樓頂,抽根煙,迎著夕陽眺望不遠處的港口,看遠處的浪頭潮起潮落,看碼頭上的大貨櫃升起降下,也看著高雄港口經濟的興衰起伏。

 高雄,臺灣重工業最發達的港口城市,也是臺灣最大的國際商港,首要的海運樞紐、與貨運進出口門戶,也是東南亞、印度洋與東北亞間海上航運的重要轉運中心,其貨運量約占臺灣整體港口貨物吞吐量二分之一。受益於兩岸直航的開通和經貿交流,高雄港的貨運量在廿世紀末、廿一世紀初高速成長,曾一度雄踞世界第三,僅次於新加坡和香港。

 但近些年由於臺灣總體經濟形勢不佳,加上高雄港經濟發展中各項需要進一步開放的措施因兩岸無法談判而耽擱,而區域內競爭對手迅速崛起,此消彼漲之下,高雄港貨物吞吐開始逐年下滑,集裝箱裝卸量的世界排名迅速後移,二零零零年被韓國釜山超過,降為第四位;二零零二年被上海洋山港超過,降為第五位;二零零三年又被深圳鹽田港超過降為第六位,直到如今的第十三位,從此輝煌難再。

 老林,前些年高雄港發展快時他們工作很忙,輪船要排除,貨櫃多得堆不下,從早到晚都忙不過來,雖然辛苦,但公司業績好收入也多,他還買了新房,娶了老婆;但是近些年高雄港的發展卻不盡如人意:一是重工業的發展嚴重污染了居住環境,原來山青水秀的南方水鄉被櫛比如林的高樓大廈和工廠煙囪所取代,你很難想像如今的高雄有三百四十二座高樓大廈(建築物至少十二層),數量之多全球排名第廿二,亞洲排名第六;二是港口經濟嚴重萎縮,重化工業和製造業的轉型找不到出路,年輕人紛紛前往中北部或大陸尋找發展;三是高雄港都「高負債、高失業、高高貧」的三高困境仍然十分嚴峻,經濟疲軟,前景迷茫,很多高雄人和老林一樣,不知道這個城市的未來在哪里。(記者陳茂榮)

題二:高雄的轉型靠經貿

臺灣是典型的海島經濟,腹地小、資源少,因此數百年來都是外向型經濟,只有朝自由經濟的方向發展,政策上形成「磁吸地」,才能吸引全球投資人的目光,否則很容易被邊緣化。

在高雄的經濟體系中,重化工業、農業、漁業,都是重要組成部分,但只有依託港口經濟的對外經貿產業,才是未來的趨勢與主流。在經濟全球化的今天,無論是高雄產業振興還是高雄港的未來,必須要尋找一片龐大的市場為依託,通過把高雄的產業發展和佈局與這個市場融合,把高雄的經濟再一次融入了全球的產業鏈,使港口經濟與世界經濟接軌,才能促進整個臺灣經濟與世界經濟對接,才能實現跨越式發展。

事實上,高雄這幾年經濟之所以能保持緩慢增長,與大陸的擴大開放和交流不無關係。二零零四年,大陸廈門建立「區港聯動」政策,主動對口為高雄港,推動了高雄港進出口貨櫃業務的迅速增長;二零零八年,兩岸海運直航,為高雄港帶來大量貨運和客運業務,尤其是轉口貨櫃業務與二次加工,將高雄真正納入全球物流運轉體系;二零一二年,馬英九總統連任後提出在高雄設立自由經濟示範區,以高雄港區為核心,擴散到各加工出口區及工業區,形成「前店後廠」格局,並與大陸如與廈門海滄保稅港區(廈門港到高雄港貨運直航不到十小時)積極對接,以提高高雄港國際中轉運輸效率和港口綜合競爭力,企圖藉此對臺灣南部經濟產生輻射力、拉動力,縮小南北差距。

然而,目前兩岸合作有限的政治空間下的試探性合作,並沒有得到兩岸更高層面的公開參與,加之國內藍綠政治紛擾,「自經區」依舊躺在立法院動彈不得,對高雄港的推進發展十分有限。老林十分感嘆,我們可以無止盡的內耗,但國際情勢卻不會等待;通過自經區的內外交流和貨物流動帶動城市經濟發展,才能真正為高雄港的騰飛帶來動力,希望藍綠能早日打破歧見,付諸實行。(記者陳茂榮)
題三:高雄跨出去才有未來對於打得如火如荼的年底九合一選舉,老林說,其實哪一黨來當高雄市長我並不關心,只希望他們能真正把自己當作高雄人,實實在在為高雄民眾做點事,把高雄的經濟尤其是港口經濟提振起來。

楊秋興在二零一零年參選市長時提出「高雄港海空經貿城計畫」,推動自由貿易港區及產業專區的政見,雖然未當選,但很多政見都得到執政採納;如今高雄發展停滯不前,楊秋興捲土重來,強調將致力繁榮高雄,擴大國際招商,發展多功能經貿園區,旗津區填海造陸,建設「國際休閒綜合渡假村」,攜郭台銘建立港都產業鏈,讓在地青年有工作;推動經濟自由示範區與大陸更大開放與合作,打破高雄港都「高負債、高失業、高高貧」的三高困境。

一生辛勤工作見證高雄興衰的老林說,高雄是港都,不能閉關自守,必需跨出去,跨到對岸,跨到國際才有未來。他希望自經區能早日實現,讓高雄走出困境;也希望候選人都能兌現承諾,帶高雄重新起飛。

六十多年前,蔣介石撤退臺灣,曾在西子灣多次駐足,西望大陸,既是落寞,也是鄉愁。曾執教於西子灣中山大學的詩人余光中在《鄉愁》中的詩文:「而現在,鄉愁是一灣淺淺的海峽,我在這頭,大陸在那頭。」其實,不光是楊秋興,不僅是余光中,更多關注高雄經濟和高雄港發展的人,或許都在等待高雄與大陸之間的「經濟鄉愁」的消弭,而這也同樣是臺灣經濟發展再次找回「失去的十年」的路徑選擇,且可能是最直接的路徑。(記者陳茂榮)

發展高雄經濟  


宣傳大使-沈重宗  

第四期課程03  

在這個專欄內,我們具資訊專長的重宗,將為大家分享網路世界的行銷工具,歡迎大家一起來分享及討論,有問題也可以提出來喔!宣傳大使們是以分享合作的精神為基礎,透過有計劃的O+O培訓課程,以網路的方式不斷的開發自已的人脈,人脈及人際互動的品質會隨著自已的努力學習及經驗而得到成長。 

粉絲專頁:https://www.facebook.com/pages/%E6%B5%B7%E6%B4%8B%E9%A6%96%E9%83%BD%E5%9F%8E%E5%B8%82%E6%97%85%E9%81%8A/1464468787139333?hc_location=timeline

宣傳大使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